青春,一个美好而又短暂的季节,她孕育着希望,饱含着激情,展现着活力,昭示着未来。三年前,我由一名师大学生转身为一名教工,怀着对母校的眷恋和对工作的憧憬,我时刻勉励着自己用青春去奉献,用热血去奋进。
初到工作岗位,我便接到了硬任务,按照市工信委要求,对我校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估,并上报节能自查报告。对于初出茅庐的我,要在4个月内完成这项任务,困难程度不言而喻。但既然这是任务,就无论如何也要干好。于是我请老同志带着我走遍校园,打开了300多个水井盖,查看了400多块电表,汇总了数万个数据信息,走访了10多个部门听取意见。专业知识不对口,我就借来相关书籍学习。统计数据不精准,我就一遍遍反复核算。经过90多天的日夜奋战,我终于成功交出了一本4万余字的节能自查报告,我校的节能工作顺利通过上级单位验收。此时,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。
经过这次工作,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后勤工作保障着全校师生的方方面面。后勤系统1000多名在职和外聘员工,将汗水洒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正是后勤人默默无闻的劳作,师生们才享受到了安全可口的饭菜、整洁明亮的教室、温馨舒适的宿舍。也正是后勤人的实际行动,诠释了“团结、拼搏、奉献、实干”的服务精神。我为能在这样的团队中,用甘愿服务的人生信念,奉献我的青春年华而感到无比荣耀!
2015年8月,我的青春又给了我一个别样的经历,学校安排我到160公里外的蓟县出头岭镇朱官屯村,开展为期2年的帮扶困难村工作。正如所有飞翔都需要对抗重力,所有前行都难免遇到荆棘。农村工作突发性、随机性强,很多情况根本来不及照本宣科,就是这样充满变数的任务,激起了我的青春热情和挑战欲望。
驻村工作不久,村民赵伟家的香菇大棚突发火灾,香菇绝产,损失巨大。了解到情况后,我们积极联系技术专家现场指导,帮助赵伟制定恢复生产方案。那段时间,我们每天顶着寒风和赵伟一家钻大棚、清场地、搭钢架、铺棉被,给他们鼓劲加油。一周内,我们筹集了1.7万元捐款,送到赵伟家中。当拿到捐款时,赵伟一家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,对我们深表感激。在我们精准帮扶下,赵伟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,2016年重新恢复了生产,并实现了香菇大丰收。
经历了这件事,我真心感受到了帮扶工作的价值,也更加明确了我们工作的方向。工作组把智力帮扶作为重点,我拿起啃骨头的劲头,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,为农户策划编辑了刊物《菇事会》,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;暑假里,我们组织村里孩子们开展夏令营,我独自一人带领着70多个孩子进行趣味活动,让孩子们的假期丰富多彩;还记得,申请市财政补贴时,没有任何可借鉴资料的情况下,我连夜起草村民入社协议、建设合同等文件;在外销干香菇过程中,我紧盯生产车间,把关香菇质量,协调运输事宜……正是这一件件驻村工作,积累了工作经验,锻炼了处事能力,更是磨炼了我的坚强意志。
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,在我们的辛勤付出下,朱官屯村水通了、灯亮了、路平了、街绿了、幼儿园漂亮了、村民夜余文化丰富了。每当听到老百姓说“谢谢师大的老师们”,我都百感交集,内心涌上一股暖流。正是学校强大的后盾支持,才使我们在前线的工作顺利开展。正是学校给了我这次历练的机会,才让我体验到了象牙塔里难以体验到的人间百味,知道了做人做事的不易,也更加坚定了奋进的方向。
天津师大用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养育了我,给我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,让我尽情挥洒青春的汗水,浇灌美丽的花朵,这些经历将是我一生的财富。面对母亲般的师大,每个师大人都愿用心去爱她。因为爱母校,所以愿忠诚,因为爱师大,所以甘奉献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人的青春只有一次,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,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。”我将谨记这句名言,拿出善作为、勇担当的气魄,在这璀璨的年华,让炽热的血液在血管里奔腾!